月季(这里主要指现代月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玫瑰)能成为多国国花,其背后是自然魅力、深厚历史、丰富文化象征以及人类审美与情感需求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一种跨越文化和时代的文化符号。
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与人文价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一、 月季本身的卓越魅力(自然基础)
超凡的美丽与多样性: 月季拥有极其丰富的花色(红、粉、黄、白、紫、橙、复色等)、花型(杯状、球状、莲座状、高心翘角等)、花径大小(从微型到巨大)、香味(浓香、淡香、茶香、果香等)。这种多样性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偏好。
超长的花期与重复开花性: 很多现代月季品种具有多季重复开花的特性,能从春末持续绽放到深秋,甚至在一些温暖地区几乎全年开花。这种“常开不败”的特性,象征着持久的美丽、生命力和繁荣,非常符合国花代表国家形象“长久美好”的期望。
极强的适应性与韧性: 月季虽然娇美,但经过育种改良,许多品种展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一定的抗病性。它能在多种气候条件下生长(尽管需要照料),象征着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
易于繁殖与广泛栽培: 月季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相对容易地繁殖,这使得它能够迅速传播并普及到世界各地,成为大众喜爱的花卉。
二、 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象征(人文基础)
中国:月季的故乡与文化底蕴
- 悠久栽培史: 中国是月季、蔷薇、玫瑰的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超过2000年。宋代(尤其是南宋)是古代月季栽培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众多品种。
- “月月红”与“长春花”: 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红’、‘月月粉’等因其四季开花的特性(“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苏轼),被赋予“长春”、“斗雪”、“四季平安”、“坚韧持久”等美好寓意,深受文人墨客和百姓喜爱。杨万里盛赞其“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
- 成为市花/省花: 中国许多城市(如北京、天津、石家庄、邯郸、郑州、南昌、青岛、威海、大连、芜湖、宜昌、衡阳、德阳、西昌等)以及北京市的市花都是月季,充分体现了它在当代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文化认同。彭州、常州、莱州等地更是以月季种植闻名。
- 入选国花候选: 在中国多次国花评选中,月季(常与牡丹一同)都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群众基础、美丽持久的特质以及“月月花开”象征的永恒与繁荣,都是其重要资本。
欧洲:从古典玫瑰到现代月季的传奇
- 古典玫瑰的象征: 欧洲原产的蔷薇(如法国蔷薇、大马士革蔷薇等)自古就与希腊罗马神话(维纳斯/阿芙洛狄忒的圣花)、基督教文化(圣母玛利亚的象征)紧密相连,代表着爱情、纯洁、神圣、美丽、秘密(“Sub Rosa”意为“在玫瑰花下”,即秘密进行)。
- 蔷薇战争: 英国历史上著名的“蔷薇战争”(1455-1487),兰开斯特家族(红玫瑰)与约克家族(白玫瑰)的战争,最终以亨利·都铎(亨利七世)迎娶约克的伊丽莎白,并创造红白都铎玫瑰徽章为标志结束。红白玫瑰(Rose)成为英格兰的象征,并最终成为整个英国的国花。 这赋予了玫瑰(月季)深刻的历史和政治和解意义。
- 现代月季的诞生: 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古老月季(特别是四季开花的品种)传入欧洲,与欧洲本土蔷薇杂交,诞生了划时代的“杂交茶香月季”,开启了现代月季的新纪元。这一过程本身就象征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贵族与浪漫的象征: 在欧洲宫廷和贵族文化中,玫瑰园是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同时,玫瑰(尤其是红玫瑰)成为表达炽热爱情最经典的花卉,这一象征意义通过文学、艺术(如莎士比亚、绘画)得到广泛传播和强化,深入人心。
美国:国家精神的代表
- 1986年正式立法: 经过多年的讨论和民众投票,美国国会于1986年通过决议,总统里根签署法案,正式将玫瑰(Rose)定为美国国花。
- 象征意义: 选择玫瑰作为国花,官方阐述的理由是它象征着美丽(Beauty)、美好(Beauty)、庄严(Grandeur)、爱(Love)、信念(Faith)、奉献(Devotion)、永恒的青春(Eternal Youth)以及勇气(Courage)。它代表着美国人民的美好品质和对国家的热爱与奉献精神。白宫的玫瑰园更是国家重要外交和庆典活动的场所。
- 园艺成就的体现: 美国在现代月季育种上成就斐然,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育种公司和品种,玫瑰在美国的广泛种植和受欢迎程度也是其成为国花的重要基础。
其他国家
- 卢森堡: 月季也是卢森堡的国花,体现了其国民对美丽和优雅的追求。
- 伊朗: 伊朗的国花是突厥蔷薇(一种大马士革蔷薇),在波斯文化中,玫瑰(Gol-e Mohammadi)具有深厚的宗教和文化意义,常与诗歌、艺术、神秘主义(苏菲派)相联系。
- 保加利亚: 虽然保加利亚以出产高品质的大马士革玫瑰精油闻名于世,其国花实际上是突厥蔷薇,但玫瑰产业是其国家重要的象征和经济支柱。
三、 成为多国国花的核心原因总结
普世之美与情感共鸣: 月季的极致美丽是跨越国界的,它能激发人类最普遍的爱美之心和积极情感(爱情、喜悦、希望、敬意)。
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承载了太多人类珍视的价值观:
- 爱情与浪漫: 这是最广为人知的象征。
- 和平与和解: 如英国都铎玫瑰的历史。
- 美丽、优雅与高贵。
- 勇气、坚韧与生命力: 源于其带刺却依然绽放的特性。
- 永恒、持久与繁荣: 源于其长花期和四季可开的特性(在中国尤其突出)。
- 秘密与神圣: 历史宗教渊源。
- 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 如美国、英国的选择。
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月季/玫瑰都深深植根于神话、宗教、历史事件、文学艺术、园艺传统之中,拥有讲不完的故事和文化积淀。
强大的适应性与全球传播: 现代月季的培育成功使其能适应更广泛的环境,并通过园艺贸易迅速风靡全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之花”。
园艺成就的代表: 现代月季是人类数百年园艺育种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人类改造自然、追求美的卓越能力。选择它作为国花,也暗含了对本国园艺成就或自然资源的自豪(如保加利亚、伊朗的玫瑰产业)。
结论
月季(玫瑰)能成为多国国花,绝非偶然。它是大自然赋予的瑰宝,经过人类数千年的栽培、选育和文化赋予,将无与伦比的视觉美感、悠远深厚的历史故事、以及承载着人类最普遍美好情感与崇高价值的丰富象征意义完美地融为一体。它既代表了个人情感(如爱情),也象征着国家精神(如和平、勇气、繁荣);既扎根于古老的东方智慧(中国的四季长春),也绽放于西方的浪漫传奇(欧洲的爱情与贵族象征,美国的国家精神)。这种跨越时空、沟通东西、联结个人与国家的独特魅力,正是月季(玫瑰)得以在世界多国国花宝座上绽放异彩的根本原因。